家庭古诗
以下是一些家庭古诗:1.《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移家别湖上亭》唐代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4.《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唐代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5.《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宋代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描写罗汉松的诗有哪些
1、《咏史·郁郁涧底松》魏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2、《小松》唐代: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4、《南轩松》唐代: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荀媪的故事
到了晚年,李白的生活更加穷困潦倒,不得不靠朋友帮助度日。这样,他同劳动人民有了较多的接触,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写下了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
有一天傍晚,李白赶路来到五松山(在现在安徽省)下,又累又饿,再也走不动了。他想找个地方住下来,问了几个大户人家,都不肯收留。
李白无可奈何地往前走去,在一座茅屋前面,他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洗野菜,就问道:
“大嫂,能在您家借住一夜吗?”
老妇人见李白是个穷苦的读书人,又看天已经快黑了,就点了点头。
茅屋不大,只有两个房间。老妇人腾出一间,铺好床,又给李白打来洗脸水,就忙着做饭去了。
过了一会儿,老妇人端来一盘饭,说:
“先生,山里人家本来就苦,今年大旱,又颗粒无收,东家还来催租。实在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就请尝尝这菰(一种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米饭,压压饥吧!”
李白刚才看见老妇人在洗野菜,知道这就是她家最好的吃食了。他心里非常感动,接过盘子,再三道谢。
夜深了,李白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看到农家劳苦的生活,受到他们热情真诚的接待,回想起官场的勾心斗角,人情淡薄,不由得感慨万分。
后来,李白写了《宿五松山下荀媪(年老的妇女)家》这首诗。他在诗中记述了这次借宿的情况,并且倾注了对这位老妇人的一片感激之情。
借宿的老人的作者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是李白在安徽爬五松山时发生的。
…李白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孤独苦闷。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辛苦,邻家的女子不惧秋叶寒冷,整夜都在舂米。姓荀的老奶奶给我端来美味的菰米饭,盛在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盘子里面。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关于家的古诗5首
关于家古诗5首,例如:
1.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2.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唐·李白《江夏行》
3.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徧。——唐·李白《草书歌行》
4.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唐·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5.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二》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尾联运用韩信的典故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表达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漂母”是秦末淮阴地方一个以漂洗丝绵为业的老妇。她看到在城下垂钓的韩信正在挨饿,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根本不望报施。
后来韩信佐汉灭楚,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后人又建祠表彰漂母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李白把荀媪比作漂母,无异于献上一瓣心香,感激和崇敬之情兼而有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