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右卫率府长史是什么官职
长史,为幕僚之长。
唐代实行府兵制,贞观时期中央统领府兵为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十二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有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谙卫置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左、右卫皆领60府,其他诸卫领40~50府。
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各领3~5府。(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1200人,中等10000人,下等800入。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每军府辖4~6团,团200人(有时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每团辖2旅,旅100人,旅设旅帅。每旅辖2队,队50人,队设队正。每队分为5火,火10人,火置火长。)
右卫率府长史即属以上东宫六率之右卫率将军下之长史,为从五品官。
长史是什么官
长史长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没有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的长史设於亲王、公主等堜,管府中之政令。
《出师表》中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各指什么官位
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
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
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
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琅琊榜长史与詹事是什么官职
詹事是古代官名,正七品。
唐朝太子詹事府属官,置二员,正七品上,掌纠劾宫僚及率府之兵;太子监国,一人与司仪郎、舍人分日受理启状。
词语分解
詹事的解释官名。秦始置,职掌皇后、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唐建詹事府,辽、金、元置詹事院。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备翰
司直的解释.主正人过。亦指主正人过的人。《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邦之司直”引王念孙曰:“直,谓正人之过也……是邦之司直,主正人过。”《淮南子·主术训》
少府和长史哪个大
一个文官,一个武将,差不多等级。1、皇帝下设三个最高官职(即:太尉,【中央掌军事最高官员】丞相,【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最高行政长官】御史大夫【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并管理下属各郡。
2、上将军,金印紫绶,位次于上卿,上卿就是丞相。二者都比丞相低一级,所以差不多。
西域都护和长史有什么区别
西域都护和长史是古代中国汉代两个不同的官职,它们的职责、权力和管辖范围有所区别。
1.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是汉代设立的一个官职,负责管理汉朝在西域(今新疆地区及中亚部分地区)的事务。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
a.维护西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促进西域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c.代表汉朝朝廷处理西域地区的事务,如调解纠纷、监督地方官员等。
西域都护的设立有助于汉朝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促进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与发展。
2.长史:
长史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负责辅佐上级官员处理各种事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长史的职责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在汉代,长史通常担任地方官员的副手,协助处理地方政务。长史的职责包括:
a.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日常政务;
b.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c.负责地方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总的来说,西域都护是汉朝时期设立的负责管理西域地区事务的官员,而长史则是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的副手。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西域地区的稳定和促进发展,长史则主要负责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