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3日,成都党史学习教育市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暨市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举行。为何选在蒲江?
这得从成都战役说起。你知道吗?成都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祖国大陆作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战役。而蒲江西来古镇,作为成都战役的主战场,阻击了敌人西逃的计划,为成都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起走进成都战役纪念馆,重温那段光辉岁月。
位于蒲江县西来古镇铜鼓村,占地330平方米,馆内集中展示的文物、图片、书籍等不同载体,生动形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征战西南、决战川西、解放成都的战斗历程,被省政府和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是我市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纪念馆依水而建,四周被葱茏绿意包围,馆外修有英烈墙,馆内4个展厅串联革命战斗故事。
长夜漫漫、挺进川东、断敌退路、南下合围、决战川西、解放成都,在纪念馆主展区,六个主题板块以时间顺序,集中展示了成都战役的全过程。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段段文字记录,从各个角度生动还原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场景。
成都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的配合下,在解放祖国大陆作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战役,此役彻底歼灭了胡宗南集团和川境国民党军,打破了蒋介石割据西南的迷梦。战役胜利后,解放军对成都进行和平接管,加速了四川解放的进程。
成都战役战斗始末
1949年11月30日,随着重庆迎来解放,成都战役随即拉开了帷幕。
蒋介石于30日晨逃至成都,企图以“川西决战”作最后顽抗:他成立川西决战指挥部,由胡宗南任总指挥,杨森、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为副总指挥;命令从重庆西撤的部队死守岷江和沱江,利用有利地形正面阻滞解放军向成都进击;命令胡宗南集团从秦岭川北一线南撤至成都地区,准备在此与解放军打一场大仗,倘若失败,就向云南和西康撤退。
由此,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上聚集了30余万国民党溃军,其中胡宗南集团15万人,其他国民党军约17万人。
然而,蒋介石守不住则退的意图注定无法实现。就在重庆解放,胡宗南集团和国民党其他残部纷纷向川西地区撤退时,刘伯承、邓小平就决定,要将胡宗南等国民党军队聚歼于四川境内。刘邓判断,四川境内国民党军在成都失守后退往云南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由成都经新津、乐山、宜宾;另一条是由成都经邛崃、雅安、西昌。此时,后一条道路已被解放军切断,实际上就剩下一条道路了。
基于上述判断,刘邓命令一部分兵力迅速抢占乐山、大邑、邛崃等要地,斩断胡宗南及川内其他国民党军的退路。待刘邓部署完成,贺龙率领的一野第十八兵团也已在成都、川北一带布下重兵,由此,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完全被围困。
当时,被围困的国民党军队可谓欲战无力,欲守不能,欲逃无路,完全陷入绝境,情绪极度低沉。刘邓指挥部队一面加紧围歼,一面抓紧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政治攻势。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成都彭县起义。同日,驻扎在宜宾一带的国民党二十二兵团司令郭汝瑰也率第七十二军在宜宾宣布起义。
众叛亲离的蒋介石深知大势已去,而又回天乏术,于是决定一走了之。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登机,离开大陆飞逃台北。
12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成都战役的命令。国民党川鄂署副主任董宋珩率第十六兵团在金堂宣布起义。
12月22日,胡宗南在新津召开军以上指挥官紧急会议,计划向西康、云南方向突围,他自己则在第二天由成都乘机逃跑。胡宗南逃跑后,处在包围中的国民党军队更加军心涣散,大多数高级将领已丧失斗志。24日,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罗广文、第二十兵团司令陈克非率部在彭县起义;25日,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率部在德阳起义。
唯独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李文纠集所辖七个军分两路突围,妄图打通邛(崃)雅(安)公路,逃脱人民解放军的围歼。但这支军队刚刚冒出头,便遭到解放军的迎头痛击,无法突出包围圈。
至12月27日,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在五面山的寿安、中兴、高桥、松华、西来、复兴场广阔区域,彻底围歼国民党军在大陆上最后的一支主力,粉碎了敌军的西逃计划。12月27日下午2时,李文率20多名将领及残部万余人向人民解放军投降。
至此,成都战役胜利结束,成都解放。
在这场战役中,
解放军料敌机先,精心谋划,
奋勇当先,勇敢战斗,
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也给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一个纪念馆,
见证一段历史,传承一种精神。
在这里,
我们追忆峥嵘岁月,接受庄严洗礼。
首席编辑 黄海英
综合 成都日报锦观、绿色蒲江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