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妻
魏志孝
前妻不幸夭折弃我离去,不但走得很急,而且走得很远。我既要当父亲,又要当母亲;既要教书,又要务农;既要教育两儿一女,又要管理破碎的家。我在家里屋外真正成了“一把手”,整天马不停蹄的运转,过着紧紧张张的男鳏生活。再努力,累死累活,还是无济于事。院子杂草丛生,果园的草比树高,草中寻西瓜......
首阳的渭北旱原,仍旧天寒地冻,偶尔还飘着雪花。可是阳坡上,叫不上名的野草小花悄悄地顶出地面,露出了嫩黄的小芽,微微的春风溜进了农家小院,一绺春光从窗隙门缝里挤进了窑里,暖融融的,小院显得恬静。
绀香季节,杨柳发芽会阳春,燕子飞来窥画栋。后妻像朱自清笔下的“春人”,(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春》,不但描写了春色、春景,还描写了“春人”)随着春的脚步,风风火火地来到我快守不住的阵地——碎家。
她来了,家渐变。屋干净,炊烟浓,钮扣全,老幼皆有布鞋穿,家完整了,有了家的味道。
人常说:组合的家庭是非多,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这个组合的家庭中很少碰见。逢年过节,我把购回的“好吃的”,(糖果点心之类)。交给后妻,后妻则自动按人头均匀分配,各吃各的,不争不抢。相互礼让,相互馈赠,就成为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哥哥给弟、妹多吃一颗糖,弟、妹让哥哥多吃几粒瓜子,夫把水果留给了妻,妻则把点心重新分给了子女。这样的事在我家经常发生,家庭显得温馨和谐。
“普九”那阵,学校工作忙,经常无节假,后妻则承担起所有家务和农活。园里的近两万斤苹果都是她一人采摘、拉运、装袋;三亩糜子是她爬天跪地、一镰一镰收完的。我只能利用晚上回家往回拉运,挤时碾打。
由于天时、地利、人和,家境发生着快变。果园比树高的杂草不见了,屋内院外整洁了,生活有条不紊。彻底改变了进门开把锁,出门上把锁的窘境。原来只有点余粮的家境,经济不紧了,添置了架子车农用工具,购回了自行车代步工具,又增加了孩子们喜欢的黑白电视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民办”转为“公办”,有了固定收入,日子发生着巨变。子女成人,该娶的娶,该嫁的嫁,盖起一座六间的小院。继而有了彩电、洗衣机、摩托车,购了电脑、装了宽带,用上了时髦手机。耍起微信,玩登QQ。建起了家庭“大本营”。我安营扎寨,舞笔弄墨,看书品茶,享着清福,随时恭迎“返乡团”回乡。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多次说过:“唯我彭大将军”。我的家庭从衰败到兴旺,多亏我的后妻岁莲。她诚实勤劳、厚道节俭,从不惹是生非。二十余年来,没有和儿女闹过别扭,没有向我提过多余要求,没有过问“钱”的来龙去脉,没有和亲朋四友红过脸,没有和左邻右舍高声说过一句话。并热情好客,一心待人。
组合家庭,势必子女多。家有四男二女,相隔百余里,照顾起来有诸多不便。后妻和我各尽其责,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帮扶适度,把矛盾和不快消除在萌芽之中。我教育孩子的体会文章登在了《党风与廉政》杂志上。如今,四儿两女,都有自己的小家,都有自己的子女。小日子不但过得去,而且过得不错。基本都可以独立,相信会更上一层。
我最佩服后妻的实干精神。记得12年仲夏,我家的房子刚盖起,两个孙女陆续上了学,女儿有了对象,只剩她的一个孩子没有婚配,且超过适婚年龄,家里经济又拮据。面对现实,她把手机一关,牙一咬,袖子一挽,不知去向。后来才得知,她北上新疆摘棉花,东去韩城采花椒,南下云阳装蔬菜,西赴白王、石桥摘桃装葡萄。见活就干,春夏秋冬不闲一会,大干三年,收入颇丰。在我协助下,儿子的房子盖起来了,家用电器一样不落。娶了媳妇得了孙女。今年六一孙女弥月之喜,三十天的娃像百天的娃一样硬梆、可爱。兴奋的我,几乎喝了大醉。外人根本看不出我们是一个组合起来的家庭。
天下的组合家庭千千万,只要心怀良好心态,相互理解,互相忍让,互互包容,相相宽恕。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处理家务,解决日常是非。组合家庭同样有生活,同样有滋味,同样有好日子过。
后妻,你付出了好多好多,你不但是一位忠诚的贤妻,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良母,也是一位孙儿孙女爱戴的奶奶。
我,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一个受后妻恩惠的人,向后妻无话可说,只是当众喊一声:“妻子,你一辈子辛苦了,我尊重你,我爱你!”
愿我两终生相伴,愿天下的组合老人夕阳更红,活的更阳光,生活的更精彩。
淳化县十里塬镇魏家村 魏志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