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美景的古诗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解释:苏轼的这首诗广为流传,描绘了西湖的美景。首句描绘湖面晴朗时的美景,次句写山峦在雨中的朦胧。后两句将西湖与美女西施相比,赞美西湖无论何时都美丽动人。
描写西湖的古诗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下载全文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关于绿的古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绿鬓斑斑,红颜衰老。(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青山绿水,长歌送别。(唐代:岑参《送李檠之广陵》) 车笠帻,蓑衣裳,独行逍遥客,吾道青青草原长,北风吹,白露结。(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翠微湖上青山翠,绿水含糊绿杨堤。
古诗欧阳修《西湖》翻译
1、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欧阳修刚刚从扬州知州调任颖州知州,所以他在诗里把扬州瘦西湖和颖州西湖pk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扬州西湖不如颖州西湖。所以他在诗的最后两句里说“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2、诗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在荷花开尽,香气飘散的秋天,颖州西湖上还漂浮着一条条画船,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扬州的西湖。可是我宁愿拿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来换取这十顷颖州西湖美丽的秋天。
3、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赏析本篇起二句以简炼的笔触,概括地写出了西湖的广阔与繁华。“烟波阔”,一笔渲染过去,背景很有气派。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话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5、【翻译】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6、《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翻译】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