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和混合物的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分散系是混合分散体系的简称,分散系里将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
2、分类上的区别
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胶体溶液,分散相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属于这一类分散系的有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溶液的的分散相粒子小于1nm,因分散相粒子很小,不能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溶液是透明的。
混合物按形态分为液体混合物。其中细分浊液,溶液,胶体;固体混合物。例如钢铁,铝合金;气体混合物。例如空气。按是否均匀混合物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例如空气、溶液属于均匀混合物,泥浆属于非均匀混合物。
3、性质上的区别
分散系的性质是一种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混合物的性质是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三大分散系的特征以及划分依据
分子分散体系:小于1nm,白酒;
胶体分散体系:1~100nm,金溶胶;
粗分散体系:>100nm,黄河水。
混合分散体系是指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构成的体系。
1、分子分散体系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1nm大小在以下。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nm-100nm之间的体系。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nm~1000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分散系的分类
一般常见的合金固溶体都是属于胶体的范畴内。
分散系是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进行分类的,小于1nm的为溶液,1-100nm之间的为胶体,大于100nm的为浊液。那你看分散系这三个分类是不是包过了所有的呢?什么是分散系
是指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构成的体系。
形成分散系憎液溶胶的必要条件(1)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2)还必须有稳定剂存在,否则胶粒易聚结而聚沉。
分散系为什么是体系
是混合分散体系的简称分散体系的某些性质常随分散相粒子的大小而改变,因此,按分散相质点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三类:低分子(或离子)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nm以下);胶体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100nm之间);粗分子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00nm以上)。三者之间无明显的界限。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在水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溶质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分散系=分散相(或分散质)+分散剂
三种分散系的性质特征
分子离子分散系性质特征: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
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所谓胶体溶液,更确切的说应称为溶胶。
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