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主人公是谁精忠报国、闻鸡起舞、鞠躬尽瘁、图穷匕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精忠报国是岳飞
闻鸡起舞是祖逖
鞠躬尽瘁是诸葛亮
图穷匕见是荆轲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元景皓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的故事主人公
乐不思蜀,故事的主人公是刘禅。
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话说刘备死后,传位于他的儿子刘禅。说起刘禅可能诸位有人不是很熟悉,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各位一定印象深刻,各位可曾记得,赵子龙长坂孤身闯敌营单枪匹马救下一个孩子,对猜的没错,刘禅就是那个差点被亲爹摔死的倒霉孩子,阿斗。
作为一个亲爹,刘备大概也知道自己儿子得斤两,所以临死前将刘禅托孤给非常靠谱的丞相诸葛亮。觉得有诸葛亮的尽心辅佐,即使自己儿子不大聪明的样子,也略安心了,刘皇叔也就安心的驾鹤西归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刘禅小哥哥真的是干啥啥不行享乐第一名,每天吃喝玩乐,一统江山什么的都成了浮云。政务军事打包丢个孔明先生,当起了甩手掌柜。
诸葛亮虽能力卓绝将蜀国治理的很是妥帖,也在军事上稳稳顶住其他两国的压力,可谓是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无奈岁月不饶人,当80多岁的诸葛亮终于也撒手人寰以后,魏国带大军兵临城下,刘禅无力对抗只能上表归降了。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曹家表面上并未苛待,封其为安乐公,刘禅依旧锦衣玉食的活着。没有了国事烦心的刘阿斗彻底放飞自我。吃喝玩乐斗蛐蛐遛鸟小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某一天,司马昭请刘禅饮宴,酒足饭饱遇到一群来自蜀地的群杂耍艺人,司马昭故意奚落戏耍这些艺人,想借此羞辱曾经的蜀国国君,没想到刘禅只在一旁拍手叫好,并无二色,司马昭便故意问刘禅,在这里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家。刘禅听后没心没肺的笑了并痛快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此后便有了乐不思蜀的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启发
干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一丝不苟,甚至是精益求精,要有敬业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为什么好些事情做不好,是缺乏干劲,没有主人翁意识。
那些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攻坚克难的干劲,有毅力,有担当,奉献自己,忘我的努力工作,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是谁
是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逝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