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有多少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的小故事
1、抗英名将陈连升
1841年1月15日,我国广东海域暴发了―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卫国战争。
英国侵略军司令麦伯,率领大小舰船20多艘、宫兵3O00多人,.袭击号称虎门“第―隘”的沙角炮台。
沙角炮台清军将领三江协副将陈连升为恩施鹤峰县人,他指挥将600余人英勇抗击,终因力量悬殊,在毙敌近千名后,弹尽箭绝,与英军展开殊死的肉搏战,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2、关天培血溅虎门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大长国人的志气、大灭敌人的威风。
但懦弱的清政府慑于英国人的淫威,撤了林则徐的职,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接替林则徐的职务。
琦善到了广州后,极力讨好英人,反而是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
不久,英军进攻虎门,镇守虎门的清军水师将领关天培率众御敌,壮烈牺牲。
3、马神甫事件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
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
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4、虎门硝烟林则徐
1839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英国对中国所走私的鸦片危害之大,于是道光下今林则徐,林到关东虎门销烟,这激起英国的不满,于是用武力进攻中国,清战败林被撤职查办,发配新疆。
5、以身殉国葛云飞
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广东失败,北犯浙东,侵占定海、镇海、宁波。
葛云飞奉命率将士重建定海防务。
二十一年九月下旬,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奋起抗敌,组织炮火还击,击伤击沉英舰二艘。
苦战4天,葛在前后无援,腹背受敌,粮尽弹缺之中,率兵士二百余人与敌人肉搏。
拼杀中,葛云飞手握战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气贯长虹。
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鸦片战争的结局(简单化的描写。字数越少越好,)
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当年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有:
第一、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英国割占香港岛,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自主要遭到破坏;侵略者取得领事裁判权,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
第二、中国封建经济逐渐解体,开始变为半封建社会。鸦片问题在《南京条约》里悬而未决。事实上,战败了的清政府对鸦片走私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使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性质变化。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逐步变化的。中国社会原有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没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而消失,反而更加尖锐。
第四、中国历史进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鸦片战争的资料
在鸦片战争前的几十年间,以英国人为主的外国商人一年比一年多地向中国贩卖鸦片。英国从1767年的二百箱到1837年的三万九千箱,总计在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间,共偷运进中国的鸦片不下四十二万七千箱,从中国掠夺走了三至四亿银元。沙俄、美国商人也从中亚向中国贩运鸦片。
鸦片商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中国人却从中深受其害。西方学者摩利生在《马萨诸塞州海运史》一书中指出的,对于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经营毒害人民的鸦片贸易,当时在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都不反对这种贸易,他们乘坐贩运鸦片的飞剪船到中国去,他们还从贩运鸦片的公司和商人的手中接受捐款。
他们都说,鸦片对中国人是无害的,就像酒对美国人是无害的一样。”他们认为只要中国人接受了基督,鸦片的危害也就自然会消失。一些传教士不仅乘鸦片贸易船只来华的,接受鸦片商人的资助,更有甚者,有的传教士还直接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传教士们邀请大鸦片商人充当对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宗教团体的头面人物。
如在广州的“马礼逊教育会”,就让大鸦片商颠地任会长,另一大鸦片商查顿任司库,传教士裨治文任秘书。1838年2月21日在贩卖鸦片的垄断组织东印度公司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华医药传教会”,传教士伯驾为副会长,大鸦片商颠地、查顿为终身董事。
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传教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从到中国的第二年起,就与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接触,从1809年到1834年该公司被取消垄断权时为止,直接受聘该公司,任秘书兼翻译员。
1825年11月,马礼逊写信给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我在中国漫长的十五年里,依照你们在那里的职员们的要求,常常冒着个人生命的危险和痛苦,忠心耿耿地为贵公司的利益服务,整个公司以及广州当地的商人可以证明。”由于他对该公司精诚效力,其年薪很快即从五百英镑升至一千英镑。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50字
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转变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割地赔款,让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危机四伏。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越来越猖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