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氨常用铵盐与碱作用或利用氮化物易水解的特性制备:
2NH4Cl(固态)+Ca(OH)2(固态)===2NH3↑+CaCl2+2H2O
Li3N+3H2O===3LiOH+NH3↑
实验室快速制得氨气的方法。
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制备氨气。
工业上氨是以哈伯法通过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化合而制成: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可逆反应)
△rHθ=-92.4kJ/mol
扩展资料:
反应原理:
因为氨气在碱性的溶液中,其溶解平衡会逆向移动,减小溶解度,所以向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制氨气,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根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
其次,由于固体氢氧化钠与水溶解大量放热,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从而以气体的形式溢出,制得氨气。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是什么
常用铵盐与碱作用或利用氮化物易水解的特性制备;或者用氮化物制备氨气,一般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快速制氨气;再或者用浓氨水加固态碱性物质制备氨气,一般往浓氨水中加入CaO,NaOH等制备。
扩展资料
氨气(Ammonia),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化学制氨气有那三种方法
常用铵盐与碱作用或利用氮化物易水解的特性制备。化学反应方程式:2NH?Cl(固态)+Ca(OH)?(固态)===2NH?↑+CaCl?+2H?OLi?N+3H?O===3LiOH+NH?↑还可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制备氨气。NH??+OH?=NH?·H?O氨气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者浓硝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氨气检测仪表可以定量测量空气中氨气的浓度。扩展资料:反应原理:因为氨气在碱性的溶液中,其溶解平衡会逆向移动,减小溶解度,所以向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制氨气,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根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动;
其次,由于固体氢氧化钠与水溶解大量放热,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从而以气体的形式溢出,制得氨气。
如何制造氨气
一、工业合成氨技术
合成氨指由氢气、氮气在高压、高温、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化合生成的氨,是固氮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的氨,除少数从焦炉气中回收的副产品外,绝大部分均由合成法制造。
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主要有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然后将气体收集起来。
三、其他方法制氨
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煤(焦炭)制氨: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如何大量制取氨气
用生活中易得的原料比如可以加热氨态氮肥分解产生氨气。像碳酸氢铵这种易分解的温度,天气温度稍微高点就能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了。实验室制取氨气一般用氯化铵(其他铵盐也行)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加热用向下排空气发收集氨气。
天然氨气制取方法
1,实验室制法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气体)+2H2O
NH3`H20==加热==NH3气体+H2O
NH4CL==加热==NH3气体+HCL气体
NH4HCO3==加热==NH3气体+H2O气体+CO2气体
2,工业制氨:N2+3H2=(可逆号)2NH3(条件:催化剂、高温、高压)
3,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因为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NH3·H2O=NH4++OH-加入碱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
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