燊海井是如何开凿的
燊海井是通过手工凿掘而成的。因为在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技术,人们只能通过人力和简单的凿掘工具来开采井水。燊海井是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校园内的一口古井,采用了传统的手工凿掘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工匠们先打好开凿井口的基础,然后通过凿子、凿刀等工具一下一下地凿掘下去,一直到达地下水源,最后才能打通水路并泵取井水。燊海井的开凿历程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水利事业的巨大贡献。
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
世界上已探明的海上石油储量占地球石油总储量的25.2%,天然气储量占26.1%。海上石油储量有55%~70%在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范围内。1897年,美国最先在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用木栈桥打出第一口海上油井。
燊海井民间故事
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
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损坏十分严重,后来经过维修,燊海井仍可日产天然气约1500立方米。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深井钻成11年后,俄国的谢苗诺夫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
再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钻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只从井里采出1.8吨多的井油。由此看来,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于世界的聪明才智。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和燊海井区别
1.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和燊海井的区别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性质不同。
2.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属于展览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心,自流井区釜溪河畔的龙凤山下。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里面展出了自贡地区不同时期的盐业发展历程和在不同时期盐的制造工艺流程。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2017年5月18日,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
燊海井是中国的古盐井,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拔341.4米,处在一口叫做长堰塘的堰塘旁边。
燊海井的意义
燊海井的意义在于,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综合体现了中国古代钻井技术发展的水平。
燊海井位于自贡市东北部,坐落于自贡市大安区,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燊海井采用中国传统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历时三年,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该井井口直径约11厘米,井深1001.42米,是一口以产天然气为主兼产黑卤的生产井。曾日产天然气8500立方米,黑卤14立方米,烧小盐锅八十余口。
世界上第一个最深的井
新的世界第一深井诞生了1524米燊海井
最长油气井世界纪录再次被刷新!
10月20日,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宣布了创造新纪录的UZ-688井,井深50000英尺,也就是15240米,这相当于入地30多里路!
1.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1001米
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是在中国诞生的。
清道光三年(1823年),位于今天四川省自贡市的燊(shen)海井正式开凿,历时13年钻成,井深达到1001.42米。
燊海井主产天然气兼产黑卤,在井下800到900米是天然气层,到了1000米才是卤水层,汲卤筒时需要下到井下1000米的位置才能提捞一桶卤水。
这口井对世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启蒙、奠基、推动作用,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1966年,燊海井加深了300多米,现在实际的深度为1346米。
2.世界第一深直井——科拉超深井:12262米
在北极圈深处的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矗立着一座苏联时期的废弃科学研究站。在摇摇欲坠的建筑物中间,混凝土地板上嵌着一个沉重生锈的井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