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成语典故
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曹子建)。
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赞曹植用的一个比喻,他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
才高八斗是谁对谁说的
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对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的评价。
传说谢灵运依次与友人喝酒时自夸:自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一共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于是后人便称曹植是八斗之才,后比喻为文学才华极高,学问很深的人。
才高八斗指的是
"才高八斗"是形容一个人非常聪明、才华出众的成语。其中,“才”指的是才智、才能,而“斗”是古代容量单位,相当于十斗。因此,“才高八斗”意味着一个人的才华超过了一般人的八倍,形容其才智非常出众、超群绝伦。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具有卓越才华和智慧的人。
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指的是曹植。才高八斗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原义是形容曹子建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斗;后比喻才学极高!
才高八斗的主要人物是谁
才高八斗的主要人物指的是在多个领域都拥有出众才华的人物。历史上有不少才高八斗的人物,如唐代韩愈和欧阳修、宋代苏东坡、元代郑和等。他们在文学、诗歌、书法、绘画、政治、军事等领域都具有远见卓识和超群才华,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文化遗产。这些才高八斗的人物不仅仅是一代名流,更是华夏文明的荣光之一。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中“八斗”指谁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见《南史·谢灵运传》。意思是把天下才华看为一石,则曹植独占其中八斗,我占一斗,其他人共占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现存诗近百首,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其功首推谢灵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