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什么意思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指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法定公文。它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一种客观的纪实材料,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适用。会议纪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协调会议纪要、研讨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怎么记
做会议纪要虽然是“打杂”一般的工作,但这个工作要做得好,也有很多细节要考量,很检验一个人的真功底。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往往我会让新同事锻炼做会议纪要。通过这项工作,可以考察他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领悟能力。能否在会议中,准确地用文字记录领导的口头表达,并且提炼好记录下来,我认为领悟力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记录速度。打字记录速度绝对是一项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而在会议记录当中,这个能力就发挥得很清楚了。比如我虽然没学过速记,但是打字速度已经基本可以跟口头表达相同进度。
三、对会议主持起到辅助作用。会议召集人或主持人,期望在会议中获得一定成果,而做会议纪要的人,就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主持人把成果记录下来,包括参会人员的建议、会中思想碰撞的火花。好的记录者,能把这些重要的思想记录下来。
所以,做好一份会议纪要,绝对不是很简单的打字、速记工作,而是包含许多技能。
做好会议纪要的7大环节
我们说,做好一份会议纪要有这样7个环节,要点:
一、会议主题及时间。
一般而言,纪要中的时间跟会议通知是一致的,而主题也是会议通知发出时已经确定,因此这两项只要与会议通知保持一致即可。
二、会议召集人、主持人。
这两项也是与通知保持一致,因为通知上一定有清晰明确的召集人和主持人。
为什么会有召集人及主持人呢?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是:召集人是认为必须召开会议的人,而且也是期望在会议中获得成果的人。而召集人不一定是主持人,主持人一般是召集人认为适合承担本次会议主持工作的人。另一种情况,有时候召集人和主持人是同一个人,即他认为会议必须召开,期望在会议中获得成果,而同时又主持会议的过程。
三、会议参会人员。
实际参会人员,与会议通知上的邀请参会人未必是同样的。原因在于有些人请假没有参加,或者是由助手参加会议。因此,记录者应如实记录哪些人未参会,哪些人是代替参会。
而这里隐藏的一个很重要的“部门交往”技能,即在会议纪要中,参会人员的排位次序很关键,一般而言需要按照职位高低排列,以免在无意之中让其他部门的领导不满意,从而影响部门之间关系。此外,对于高层领导最好还写清楚对方的职位,如***总经理、***总监。
四、会议主要议程及过程记录。
会议整个议程是由主持人控制的,一般在会议通知上已经体现了会议议程,而作为会议记录者,也应当对主持人起到“助手”的作用,比如会议时间已过去很久,主持人还没有进入下一环节,在旁边的会议记录者,可以用纸写出来做提示。而在记录过程当中,建议记录者要做全部内容的完整记录,即每个参会者发言的内容都先完整地记录下来,再选择需要放入“会议纪要”内容当中的部分。
五、会议形成的决议和下一步工作。
每次会议必须有会议决议。没有决议、没有成果的会议是无效的。不过现实中很多会议都是无明确决议的会议,这一点需要会议主持者进行总结提炼,由记录者记录下来。
关于决议,一般是围绕会议通知里的主题、议程,结合现场大家的讨论,进行提炼。有经验的主持者会提炼完成,那么记录者就可以按照提炼的决议观点进行记录。而假如会议主持者没有进行总结,那么记录者可以自行先从大家的发言当中,提炼出来,提交会议纪要初稿给领导(会议主持者)审核时,提醒一下这个问题。
一份会议纪要必须有决议,有下一步工作安排。假如仅仅是记录大家的发言,而没有最终的成果,那么这个会议是无效的、无成果的会议。
所以,其实会议记录者也是很关键的,能否在这当中起到辅助作用、提醒会议主持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会议纪要的完成、会签审批。
会议纪要撰写完成,并经过会议主持人的审核认可后,应当提交到相关参会人员处,进行会签审核,假如参会者认为会议记录者并没有准确完成其发言的,还可以进行更正。如果没有进行会签审核这个环节,那么会议中所确定的决议事项,就不是大家一致确定的事情,会给后续的执行工作带来麻烦!因此,会签审核这个环节,不可遗漏任何一名参会者,尤其是参会的高层领导。
七、会议纪要的抄送及后续工作跟进。
会议纪要会签审核、批准之后,并非束之高阁,变成文档就完成了工作,而是要抄送到决议或下阶段工作相关的部门,并就相关工作进行提示。而作为会议记录者,有责任对会议纪要的决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一般而言,会议纪要里都会有决议下一步工作,需完成的事项是什么、哪个部门完成、负责人是谁、何时完成,因此,会议记录者应对照纪要中的项目,一一进行跟进。
所以,根据我的阐述,你现在明白:做好一份会议纪要,绝对不是简单的记录工作,而是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和考量,也是很考验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如何以会议纪要锻炼你的新下属?
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会议纪要,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训练,那么可以这样操作:
第一,不能让其成为重要会议的唯一记录者,练手的新同事应从简单的、重要性不高的会议开始训练。只有做会议记录若干次之后,认为其记录能力不错,才可以成为重要会议的记录者,但如果是很重要的会议,建议应配备2名会议记录者。
第二,在让其做会议纪要时,应当讲明白会议纪要的目标及成果要求。通常大企业也有会议纪要格式,按照格式,让其知道需要着重记录下什么内容,以及需要完成多少工作。
第三,如果会议时间较长,建议采用录音笔辅助记录,以防新手记录者无法完成所有的文字记录,出现遗漏。录音笔可以辅助记录者事后对照,增强会议纪要的准确性。
第四,新手记录者完成该项工作,应对其记录能力进行评估,假如记录水准还相对较低,可以在下次继续由其进行锻炼。不过,应当详细告知其进行记录的方法是否有问题,完成的效果如何,以便新手记录者可以进一步提高。
会议纪要写法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出来的一种记叙性和介绍性的文件,包括会议的基本情况、主要精神及中心内容,便于向上级汇报或向有关人员传达及分发。整理加工时或按会议程序记叙,或按会议内容概括出来的几个问题逐一叙述。纪要要求会议程序清楚,目的明确,中心突出,概括准确,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这是360百科给出的答案。
其实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叙述就是:按照会议的讨论主题,记录会议上每个人发言的重点、要点,以及决定的事项。
会议纪要工作流程: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议纪要是已经整理完成的,下发给大家查阅的文件。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议纪要其实是需要经历三个过程的。
一、会议前:会议前首先要明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本次会议要讨论的问题有哪些?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参会人员是哪些?每一个问题是否需要人执行?可能由谁来执行?什么时间节点要完成?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你才能抓住本次会议的需要记录的重点。
二、会议中:这是形成会议纪要文件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会听,会记。在经得相关领导的同意下,如果能对会议进行录音,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毕竟要抓住每个人说话的重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技巧一:写下每位需要发言的人的名字。为什么要有这一步呢?因为会议纪要是每个人发言的汇总,这样做的话,就便于你在每个人发言的时候能够迅速形成反应,找到对应的人进行记录,避免手足无措,杂乱无章。
技巧二:找准发言人口中的1.2.3。一个懂得发言的人,首先在发言前会有一个自己的概述,来表明自己的发言主体,这个是关键,需要记录下来。然后他们会给自己的发言关键点分为1.2.3,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结合当次会议的主题进行提炼了,比如,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年终总结会,讨论的内容是,今年的完成情况,来年的计划以及完成计划的措施。
技巧三:懂得取舍。懂得取舍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要懂得省略,因为你记录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别人讲话的速度。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记录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修饰语可以省略不记,可以用简称的一定要用简称,通俗的成语可以只记一半,会后进行补充。
技巧四:代替法。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可用姓代替全名,用拼英或者笔画少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的、难写的字。
三、会议后:对记录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如果有录音,且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可对照录音进行修改补充,补充好之后提交相关领导查阅修改,然后印发。
会议纪要是什么意思
会议纪要是指在会议中记录下来的会议内容,包括讨论的主要议题、参会人员的姓名、决策结果等信息的一份书面记录。会议纪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会议的结论和决策,并使之可以作为以后行动的依据和对决策过程的总结,并且是公司内部必备的管理工具。除此之外,会议纪要还可以帮助对未能参加会议的人员了解会议内容,并为参与者回顾会议内容提供便利。
会议纪要的几个要素
会议纪要应当有以下几个要素组成:一是会议召集者和召集对象;二是会议时间地点;三是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四是会议就主要议题达成的统一意见,未能形成统一意见的内容不纳入会议纪要;五是会议召集者就会议讨论内容归纳总结,并就会议贯彻落实提出要求。
六是与会者会签。最终形成会议纪要
什么是会议纪要
1.会议纪要是一份记录会议内容和决策结果的文件。2.会议纪要的作用在于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策结果,方便参会人员回顾和查阅,同时也可以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和依据。3.会议纪要的内容通常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讨论的议题、决策结果、行动计划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