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十副经典对联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是全国著名的读书圣地。书院何处有很多楹联,文化氛围浓厚。
书院大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横批:岳麓书院
书院大门门厅: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书院二门: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横批:名山坛席
书院二门过厅: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书院三门楹联: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横批:实事求是
其他还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院以山名,山以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岳麓书院的对联,是什么
关于岳麓书院对联有:
1、前门联:
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2、
大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3、大门门厅: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4、二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于名山
5、赫曦台联: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6、讲堂联: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岳麓学府传干载,书院育才有良规。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
樊登岳麓书院的对联是什么
岳麓书院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此联为流水对,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岳麓书院最长的对联及释义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讲堂里的对联有很多,而这幅对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的原因有三,其一,这副对联是书院为数众多的对联里最长的一副对联,书院大部分的对联都是因其名句和典故化用经典而出名,而这副对联却因为它自身的字数而吸引游客。全联总共六十六字,远远超过书院其他对联的字数。
除了字数尤其多之外,另外这副对联出自谁人之手更是惊人不已,通过《岳麓书院志》我们了解到,这幅对联是书院请戴时期的山长旷敏本先生所撰,虽然现今的这副对联并非是其本人的真迹,但是1983年由颜家龙教授补书重刻的这副对联还是犹见当年其独特的意义。
对于一副对联的价值的判断,并非仅仅是它的出处和字数多少,更重要的是对联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和对后人的启发。这幅最长的对联无疑是对对联价值判断标准的最好诠释。其实,经过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这副对联是对每个人人生的写照和鞭策。
这是一副颇具教育意义的对联,上联讲的是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包括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准则﹑对旁人之言的处理方法﹑对生命中的得失的态度,所以上联可以理解为:大是大非要靠自己来判断,不能为人所左右;别人的抵毁和赞誉之言就由别人去说吧,不必过于放在心上;生命中的得与失﹑幸运或不幸都不得不听任命运的安排,不可强求;当你为这些问题所困扰时,不妨登上岳麓山,去感受一下浩浩朗月和丝丝清风,那么天地万物之的道理就会悠然可知了,因而个人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这是一种多么旷达的心胸和坦然的心态,也许只有古人才会做到如此。
下联讲的是处世方面的一些方法准则,包括如何报答国家的培育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使自己统治的一方老百姓生活的更好;如何继承和传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所以下联我们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得意官场的时候,该想想国家的培育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来报答;所统治的一方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该如何把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该如何继承和传播,当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可以登上赫曦台,感受那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这幅对联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准则,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清代教育者培养人才方面的教育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人生问题的反省和探究。
另外,这副对联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在仕途中得意和失意之时的为人处世态度,它教导书院的子弟以及后人该如何正确的走好传统的读书人仕途中遇到的顺境和逆境。所以,至今我们在这幅对联面前依然那么虔诚,它历经历史的风雨变幻和事实的论证,依然为人所欣赏和向往。
岳麓山对联
岳麓山南大门对联
上联: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
下联:勋高黄蔡千秋浩气壮名山
红枫馆对联
上联:清泉流石上古寺钟声敲日月
下联:枫叶染层林晚亭秀色画江山
上联:岳麓生万物霜天枫叶飘山水
下联:书院阅千年携来同学写春秋
爱晚亭对联
上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下联: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岳麓书院语录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横批:实事求是
《岳麓书院三门楹联》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横批:名山坛席
《岳麓书院二门楹联》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横批: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前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