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三朝古都洛阳没有古城墙遗址呢
洛阳最后一次作为都城已是五代时期了,距离现在时间太远,遗迹很难完好保存。再加上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战乱不断,城墙很难保存。
西安的城墙其实是明代的,唐朝以前的城墙也没有很好保存,北京南京更不用说了都是明清时修的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请列举
洛阳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包括夏朝,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唐,后梁,后晋。其中隋朝,唐都都是两都制。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从宋朝以后,洛阳地位逐渐下降,再也没有从前的荣耀,但洛阳是中华民族最早建都所在地,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九朝(十三朝)古都洛阳都是哪些朝代
朝代名称都城位置所居帝王建都时间.
东周洛邑王城(涧河两岸)平王至赧王,共25王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雒阳汉魏故城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25年—190年
曹魏洛阳汉魏故城文帝至元帝,共5帝221年—265年
西晋洛阳汉魏故城武帝至愍帝,共4帝265年—313年
北魏洛阳汉魏故城孝文帝至孝武帝共七帝493年—534年
隋东都、东京隋唐故城炀帝、恭帝606年—618年
武周洛阳隋唐故城武则天
后梁西都隋唐故城太祖、郢帝、末帝909年—913年
后唐东都隋唐故城庄宗、明宗、闵帝、末帝923年—936年
洛阳的朝代数公认的是九朝古都,随着考古发现,偃师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都是古代著名的都城,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洛阳应是13朝古都.
夏斟鄩偃师二里头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前2070年—前1600年
商西亳偃师尸乡沟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洛邑、成周瀍河两岸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前1046年—前771年
后晋西京隋唐故城高祖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公认的九个朝代,也有人认为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数量。特别注释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1.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曾经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阳最为著名。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附近)迁都到“殷”,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中国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个。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洛阳成为正式都城.3.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第一个十三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指的是两种:一种是西安作为古都,一种是洛阳作为古都。
先后在西安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
先后在洛阳建都的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
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扩展资料
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在作为六朝古都的时候都被叫做金陵,从吴开始,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在南京建都,并且曾经南唐、明、太平天国和国民党政府都在这里建都。南京也被曾为十代都会。
七朝古都——开封
在古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都在此定都。
七朝古都——安阳
在历史上,夏、商、春秋卫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也都定都于此。
九朝古都——洛阳
九是中华文化的大数,乾隆曾经到洛阳亲自封其为九朝都会,而洛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是中国历史存在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古都。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