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全名是什么
很多人都以为“伯牙”的全名是俞伯牙,其实,伯牙不姓俞,他姓伯名牙。《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东汉高诱注解说
伯牙的真名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担任晋国上大夫,精通琴艺。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里写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杜撰的,伯牙原本就姓伯。伯牙是当时着名的琴师,善于弹奏七弦琴,技艺高超,而且善于写曲,被人们尊称为“琴仙”。《荀子·劝学篇》里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倾斜”,可见伯牙弹琴的技
伯牙擅长于弹奏,钟子期擅长欣赏,伯牙在弹琴时想着去登山,钟子期就在曲子里听出了泰山的巍峨。伯牙想着流水,钟子期就在乐曲里听出了江水滔滔。这就是至今都被人们封为佳话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两个人能互相听出想表达的东西,虽然钟子期只是个樵夫,但一样不影响两人互为知音。后来钟子期身死,伯牙摔琴从此不再弹奏。
伯牙是什么意思
伯牙,古代善鼓琴者。伯牙鼓琴指伯牙所弹的琴曲意境高妙,锺子期能深得其趣。后比喻作品的高妙及知音的心心相印。《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
?
扩展资料: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科”,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
《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有关伯牙的事。
伯牙真的存在吗
伯牙是楚国人,在晋国当上大夫。会弹琴。尤其是擅长谈凑高山流水的曲子。一次,他回家在船上弹琴,一个樵夫钟子期听后说个伯牙琴声的意思,伯牙就拜访钟子期,钟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在钟子期墓前。伯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伯牙是鲍叔牙吗
不是
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士,而伯牙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人士
俞伯牙,姓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yǐng)都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
伯牙出生在什么年代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
伯牙本姓就是伯,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影响太大,在书里冯梦龙误将“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写成“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随着小说流传越来越广,俞伯牙这个名字也跟着误传出来。
伯牙从小聪慧,对于音乐一途也是极具天分。老师是当时着名的琴师成连。这个老师教会了伯牙很多技巧,但伯牙学会这些之后三年不再有进步。成连先生就带伯牙去了东海蓬莱,将他一个人留在岛上十几日。伯牙从一开始的慌张,到后来的沉迷于蓬莱的自然景色。波浪滔滔,鸟鸣声声,还有潮涨潮落,海上升明月的大自然给了他无数的创作灵感,他在这些日子里摆脱了技法的桎梏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音乐灵魂。
后来伯牙遇到了自己在音乐上的知音——钟子期。钟子期可以听到伯牙心中所想,伯牙经常放下琴感叹说:“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你的好听力让我的心事都没有地方可以隐藏了。
后来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琴绝弦也成为了千古佳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