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抗震几级
楼房抗震标准一般是7级地震,开发商在建造楼房时,会根据不同的性质,而将其设计成甲类建筑、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其抗震等级是不同的。
我国建筑抗震级别
我国通常建筑抗震等级约为6至7级,若是砖混结构,为7级。若高端社区或是高层建筑为8级。
住宅抗震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以及承重结构的连接形式、施工质量和地基的状态
抗震八级房子标准
普通住宅抗震等级为6~7级,若为砖混结构,则为7级,若为现在高档小区或高层建筑,则为8级。另外,我们所说的抗震等级通常指地震的等级,而在房屋测量时,通常指抗震强度。比如说,烈度在6-9度之间,通常表示6.5-8.9的地震。并且判定的等级是在强度条件下,重要结构不发生改变。
一般建筑的抗震等级多少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一般建筑划分为四个抗震等级:按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将各类抗震建筑结构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抗震等级的标准是根据建筑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以及房屋高度这四个因素决定的。
由于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各地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程度不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出住房等级的标准级数,而是根据楼房具体情况中四个因素,和设定好的抗震等级来进行设计的。就以普通楼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看,抗震等级分为1级至四级,用来标准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和一般四个情况。
建筑物抗震等级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高度,所在地的设防烈度等多种因素确定。如果是学校、医院等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提高一个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房屋抗震七级强度要求
通常情况下住宅的抗震等级都在七级以上,设防烈度在6-9度之间,设防烈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不同城市所建造的商品房,它的抗震等级也是不同的,主要是因为每个城市的地形和指数不同,而抗震等级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按照国家的标准,对于商品房规定了抗震的等级,主要有甲、乙、丙、丁4个等级。
建筑抗震等级
1、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3、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4、丁类建筑,它的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5、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比如住宅、宿舍和公寓。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