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柯察金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舍佩托夫卡镇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2岁时,因得罪神甫而被学校开除,并被母亲送往车站食堂当杂役。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布尔什维克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
艾热提·马木提:用生命守护一方安宁
李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廖俊波: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的“樵夫”赵天昱: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身中21刀壮烈物牲
蔡松松:用生命托举生命
杨树朋:献身使命的维和勇士
民警吕建江:平凡中铸就不凡
甘科伟:努力到无能为力
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9月18日,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通过一系列局部事变不断蚕食中国领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作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中国战场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界定,前期一直沿用“八年抗战”的说法,即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
后来改为“十四年抗战”,即起始日期改为从1931年的9·18事件算起。
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人物的遴选范围,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及根据地人民、国民党军将士、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及各阶层中为抗日所牺牲的烈士们。
这些英雄人物,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普通士兵,其中:
八路军牺牲40万人。
国民党军阵亡、负伤、失踪321万多人。
这些为抗战而捐躯的普通士兵们,个个都是抗日战争中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
正是这些烈士们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2.那些隐姓埋名打入敌人内部、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
由于秘密战线潜伏工作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忍辱负重,有的甚至至死也留下他们的真实姓名。
他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时提供情报,发挥的作用不亚于整建制的团、师甚至军所能起到的作用。
比起那些有名有姓的抗日英雄人物,这些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更值得我们尊重!
3.见诸于报刊书籍中有文字记载的、具有一定级别的著名的英雄人物。
打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
指挥了著名的“江桥决战”,血战三天两夜,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打响卢沟桥自卫战第一枪的赵登禹师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对日作战伤亡率最低(1:10)的吕正操将军
打得日军闻风丧胆。数次巨额悬赏将军头颅,但每次进攻都被将军击败,不得不发出“心服口服”的哀叹。
回民支队的马本斋团长
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
早年投身奉军,逐级升至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马本斋率领的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白乙化
7岁入学,10岁能诗,19岁入党,战功赫赫,人称‘小白龙’,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将军。
团结了一大批抗日队伍和日寇周旋,极大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40年初,杨靖宇离开密营赴濛江途中,被日军包围,经过数小时激战,被叛徒用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35岁。
东北抗日联军的赵尚志将军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赵尚志带领抗日游击队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军进行作战,多次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子对日军进行伏击,击毙日军200多名。
国民党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
当选第一名将,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
领导了冀东大地上的抗日战争。
包森死后日伪军仍然惧怕他。就连冈村宁次也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
国民党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师长
抗日战争期间,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
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民党军新1军孙立人军长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
在两次入缅作战中,指挥得当,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吉鸿昌将军
原名吉恒立,河南省扶沟人。1934年11月9日晚,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被引渡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
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以"叛国罪"和"叛党罪"判处吉鸿昌枪决。
11月24日,吉鸿昌英勇就义。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决死誓言。
东北抗联的团政委赵一曼。
被捕抓后,受尽了日寇的酷刑,英勇就义。
狼牙山五壮士。
八路军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战斗中打光了子弹,就用石头还击,最后砸掉枪支,宁死不屈,跳下悬崖,和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
葛振林、宋学义被树枝挂住,活了下来。
投江殉国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
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
舍身把日寇引尽包围圈的放牛郎王二小
国民党军第88师第524团谢晋元副团长及其率领的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
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奋战几天后,退入英租界。谢晋元被暗杀,日军把手无寸铁的剩余军队抓走。
八百勇士和谢晋元奋勇杀敌的事迹,极大的鼓舞了前线中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和全国的抗战热情。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们实在太多了,多到无法计数!以上所列,仅仅是其中的部分代表人物而已。
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们!
1、邱少云
邱少云(1926年~1952年),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1953年四川省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并在凤凰山顶树立邱少云烈士纪念碑,朱德为之题词。
2、王二小
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3、雷锋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4、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未满19岁。
5、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刘备,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关羽,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曹操,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周瑜,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囷相赠,如饮醇醪,火烧赤壁张飞,古城会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