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为何改为章丘区
章丘撤市设区之后大的好处就是终于和济南融为一体了。
1、区域一体化是今后城市发展大趋势,章丘市无论是人口、面积还是经济体量、工业规模,位列县域前列,撤市设区后,济南城市扩容,促进“东拓”发展,有利于增强省会辐射带动能力。
2、对章丘来讲,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一体化得到促进,而且产业上、交通上也能得到市级层面更多的支持。目前章丘已经邀请规划方面相关专家,对章丘的轨道交通进行设计规划。
A.规划将纳入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提升章丘的规划水平。地区的发展布局、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将纳入整个济南市的规划;乡镇变为街道,有些农村变为城市社区。
B.原先的区域功能可能要重新规划。
C.老百姓在医保、社保、教育、低工资等方面,都将享受济南市区待遇。
D.发展用地将会有质的变化,将获得更多的产业用地,新区的发展将会加速,房价也会随之上涨。
为了主动“靠近”济南,章丘已经打了很多年的基础——
“2008年,章丘市政府的办公地点搬到了经十东路。”张庆信表示,这是靠近济南的重要一步。此外,在靠近济南的章丘西部,章丘也已布局高科技产业,还打造了绣源河、植物园等景区,主动与济南对接。
济南章丘十大景点推荐
我推荐的章丘十大景点:济南市章丘百脉泉景区、七星台旅游度假区、济南植物园、朱家峪景区、香草园生态农场、百脉泉酒业景区、三王峪山水风景园、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园、锦屏山风景区、胡山风景区。
章丘区属于济南几环
1.属于2环。
2.章丘区是属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济南市的东部。截至2017年,章丘区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15个街道、3个镇,921个村(居),2016年户籍人口102.6万人。区政府驻双山街道府前街1号。
3.2016年,章丘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24.9亿元,增长8%。章丘区曾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黑陶之乡”等荣誉称号。
章丘在那里
章丘区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济南市的东部,地势处于山区、丘陵、平原,南高北低,黄河流经北境。
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15个街道、3个镇,921个村(居),2020年末户籍人口1075784人。区划代码:370114,长途区号:0531,邮政编码:250200,车牌号码:鲁。
山东章丘属于地级市吗
章丘是济南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济南东部,全称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政府所在地在章丘双山街道。其中,章丘有5个街道和14个镇(乡镇与街道办事处属于一个级别)。章丘市,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东部,距离济南市区仅35公里,是济南市的一个县级市,被誉为“小泉城”。1992年8月撤销原章丘县编制改为县级市,即章丘市。辖6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人口106.42万。济南五大泉群之一的百脉泉位于章丘境内,济南七十二名泉章丘境内拥有6个。拥有国家级明水经济开发区,与济南高新区相邻,胶济铁路、济青高速贯穿境内。
章丘有哪些景点
章丘八景
危山、绣江等景区的合称
章丘八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境内,分别是:危山、绣江、百脉泉、黉塘岭、女郎山、龙藏洞(又名:龙堂洞,当地人称其为:东龙洞)、白云湖、东岭山。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章丘八景
别名
龙堂洞
所属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简介
百脉泉
章丘八景均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境内,分别是:.
危山: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西部。
绣江:又叫盲河或盲水,发源于明水诸多泉群。
百脉泉:是汇聚百川,吸呐四海,从而形成了天下第一奇观。
黉塘岭:在相公庄街道北约三公里处。
女郎山:在章丘古城绣惠街道北面。
龙藏洞:又名:龙堂洞;当地人称其为:东龙洞。
白云湖:在章丘的西北边陲19公里处,距济南35公里。
东岭山:故又称“杈岈山”,当地人俗称“茶叶山”。
八大景
章丘八景
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
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堂夜雪粉妆城。
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
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
八景介绍
第一篇:《走进章丘八大景》.之“高耸危山圣井澄”。
危山,位于章丘明水城的西部,山后寨村南,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面积约四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205米。其南侧可遥见泰沂山系北侧的一些山丘,四周为山前平原,因此,海拔不高的危山成为耸立在四周平原中的“高山”。现在的危山山下建有:“圣井广场”,“圣水池”、“齐鲁圣贤壁”、“圣井福寿鼎”及高标准的娱乐区;近年来又在山上恢复建造了宏伟的元音寺、元音塔、讲经堂、玉皇阁等。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说到危山就不得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圣井的小故事。
据说古时的危山周围,曾经有三年连续不下雨。土地干裂,颗粒不收。居住在此地的老百姓别说吃饭,后来竟连水也喝不上了。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高僧。说是从天竺国来解救众生的。也有人说是观音菩萨去东海视察路过此地,看见民不聊生的惨境,动了恻隐之心,用圣水柳枝点化出此井的。呵呵!反正已经事搁千万年,也无从考究了,我姑且言之,众文友姑且听之罢了。放下这个话题,暂且不表。咱再回到前话题上。再说,天竺僧把众人领到山上,向四周观望了一下,然后用禅仗指着一个地点说:“此地不深就是水源,何不在此打井”?众人看时,果见脚下的地方不干不裂,地面湿溽溽的,杂草丛生。众人大喜,遂举镐挖井。果然得一清泉。但见那泉水汩汩,喷涌而出。喝一口,甜如甘汁;手一捧,清凉入脾。老百姓把天竺僧人奉若神明,称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