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和千里马都是什么意思
1、千里马伯乐的意思是:伯乐:有眼光,善于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事物的人。千里马:是指有能力但是外表看似普通的事物。
2、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千里马代表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历来人们大多认为,千里马泛指一般好马,所谓“千里”只是个虚数。据考证,周朝时代的1华里折合现代长度只有298.65米,1000华里就是现代的298.65公里。由此可见,千里马跑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只是具有非常持久的耐力。
俗语千里马的意思
比喻能力非常突出的人才
千里马是指什么
千里马,汉语词语,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1]古代就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
千里马指的是哪一类人
1、千里马: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指善于奔跑,可以一日千里的马儿。代指优秀聪明卓越的一类人。
2、关于“千里马”有个典故,就是伯乐识千里马。是说像伯乐那样具有独到慧眼的人,可以从一堆其貌不扬的马群里,挑选出可以知日行千里的良驹。所以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名句。是说优秀的人才,只有遇到赏识自己才能的人,超常的才能才道能发挥出来。所以这里的“千里马”也有才能没被充分发挥出来,无人赏识,才能被埋没的那类人。
千里马指什么
千里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的来源是明朝董其昌写的《袁伯应诗集序》中,有一句目伯乐相千里马,而教其子相国马,以为千里马不常,即善相无所用之,简单来讲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伯乐是用眼睛去看千里马,而教给他的孩子用眼睛看普通马(人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